1. 基本原則
在挑選學生皮鞋/童鞋時,應盡量挑選軟硬適中,吸震或避震性好的鞋款。鞋前端寬度要夠(與孩子腳掌最寬處同寬);每個孩子腳寬不一,所以要注意選擇合適的寬度而不單只是長度。
在小孩子腳型還未固定前,不宜購買有「跟」或造型誇張的鞋子。鞋面應以簡單、安全爲首要,以免小孩子玩鞋子時受傷;鞋底的紋路設計則要有止滑設計,同時鞋底用料必須能提供足夠的保護。買鞋前務必先試穿,試穿時,應讓孩子在現場用三到五分鐘穿著走一走、跳一跳,甚至跑一跑,並脫下來看足部骨突處是否有任何的紅印或皮膚擦傷,避免未來因過度摩擦而破皮,造成不適或影響兒童發育生長。
2. 尺寸挑選
幫孩子選鞋時,尤其是學生皮鞋一定要讓孩子試穿!合適大小應為腳放入鞋子後,尚餘一指幅度的空隙為原則!鞋寬亦要注意,嘗試以大人的拇指與食指在鞋頭上按壓檢查、確保鞋型合適、寬度適中。孩子未必懂得判斷什麽是舒服或緊綳,所以必須細心觀察,看看孩子試穿時走路的姿態、看有沒有步履不穩等情況。
3. 換鞋頻率
九歲以前,孩子腳長大的速度約半年需換一次鞋!但如果孩子的運動量較大時,家長必須經常去檢查孩子的鞋底是否已經磨損!因為磨損的鞋底會影響鞋子對關節的保護功能,影響孩子的肌力平衡,所以爸媽一定要記得定期觀察!
4. 造鞋物料
家長應盡量選擇天然材料,棉或皮革襯裡和皮革鞋面上擁有許多天然細孔,確保濕氣能被吸收或排放,保持腳部乾爽,避免滋生細菌引致足部疾病如脚癬等。皮革也是唯一會因應腳部形狀而定型的優質造鞋材料,鞋型越穿越合適。這就是為什麼鞋子不應該留給另一個孩子穿著!
5. 時常更換襪子,尤其買了新鞋之後!
當孩子需要新鞋時,他們很可能需要合適的新襪子。家長應小心仔細選擇,物料也是非常重要。棉襪通常最好的選擇, 但切記檢查襪頭脚趾尾部縫合位置,太硬或位置緊逼在脚趾上容易導致脚趾擦傷及破皮。家長可教導孩子在穿鞋之前先把在腳趾上的襪頭部分拉鬆一點,因為太緊或會引致血液運行不暢通,引致不適,尤其是有糖尿病患的小孩更要注意。
根據英國鞋匠協會(The Society of Shoe Fitters)建議,Mr Poco特別提醒家長以下9項;
- 讓您的孩子定期由合格的鞋匠配對合適的鞋子
- 購買用皮革或其他天然材料製造的鞋子
- 因應不同場合需要而挑選合適的鞋
- 家長可嘗試在非繁忙時間帶孩子到鞋店,讓你可以安心由擁有專業有耐心的店員為孩子找尋合適的鞋款
- 如果購買鞋子有任何疑問或不確定是否真的合適,不應怕麻煩,可以讓店員幫忙確定
- 定期檢查孩子的襪子,變形或太小不合穿的襪子需要更換
- 如果鞋子襪子沒穿多久就變小不合穿,腳趾有點緊而已,可考慮把脚趾部分剪開,用作襪套保暖,減少浪費
- 檢查襪頭脚趾尾部縫合位置,是否太硬太緊導致脚趾擦傷及破皮
- 保持腳部清潔和腳趾指甲要定期修剪 (剪指甲時該剪平頭,不要爲孩子修甲)。如有疑問該與家庭醫生查詢。